因妄汗而伤津液,致胃家实耳。其外证身热汗出,不恶寒反恶热,身重,或目疼鼻干不得卧。
可知表热里寒者,即表寒亡阳者矣。尺迟,谓伤寒尺中脉迟也。
更当探苦欲之病情,于欲大便时,因其势而利导之,不欲便者,宜静以俟之矣。属府是陪说,本条重在藏热。
一阳居其中,故多热证。头项强痛,目眩昏冒,心下痞硬,如结胸证,谓太阳少阳二经之证尚未归并,其邪未定,禁不可汗下,惟宜刺大椎、肝、肺,以泻其热也。
阳明病法多汗,反无汗,则热不得越;小便不利,则热不得降;心液不支,故虽未经汗下,而心中懊也。若汗虽多而微恶寒,是表证仍在,此本于中风。
则口苦咽干,当从少阳证治。面色正赤者,阳气怫郁在表,当以汗解。